同时,根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预测,预计14~15日,受冷空气影响,京津冀区域污染自北向南逐步缓解,北部以良至轻度污染为主,中南部以轻至中度污染为主,局部地区可能出现短时重度污染,首要污染物为PM2.5。
对仍不能达标的企业,要立即责令停产整治,依法按上限处罚。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落实不到位、未能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、空气质量恶化趋势明显的,将采取约谈、区域限批、挂牌督办等措施。
(七)强化环境执法监管。各地要严格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措施,着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:(一)加强督查督办。环保部将组织开展2016年冬季大气污染防治专项督查,重点督查各地落实《大气十条》情况和涉气排污单位贯彻执行《大气污染防治法》情况。重污染天气发生时,选取重点城市重点督查预警发布、应急预案的启动及各项响应措施的落实情况。最新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显示,一些省份完成2016年度《大气十条》目标和环境空气质量约束性指标压力巨大。
(六)提高面源管理精细化水平。(三)加快燃煤污染治理进度。尽量将设备检修维护时间安排在供暖期,减少冬季污染排放。
11月7日从环保部获悉,环保部发布《关于扎实做好今冬明春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》。组织开展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执法检查,对集中供热企业达标排放、扬尘污染管控、燃煤小锅炉淘汰、散乱污企业聚集群整治等情况进行重点督查,每月公布一批不能达标的企业名单。通知指出,根据气象数据显示,2016年冬季可能发生弱的拉尼娜事件,导致湿度偏大,静稳天气增多,特别是华北地区将可能发生持续多日的静稳天气。(六)提高面源管理精细化水平。
加强渣土运输车辆管理,确保物料运输车辆遮盖封闭,严查道路遗撒和乱倾乱倒行为。积极采取鼓励和限制性措施,推进黄标车和老旧车加快淘汰,确保完成国务院2016年确定的380万辆淘汰任务。
严控焚烧垃圾及面源污染,控制焚烧生活垃圾、枯枝烂叶及燃煤冒黑烟等行为。加大燃煤锅炉治理力度,加快集中供热工程建设,对列入2016年计划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和燃煤锅炉改燃气关停任务的,力争在供暖季前完成。(三)加快燃煤污染治理进度。(二)确保工业企业达标排放。
对在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,加大监督抽测力度,依法处罚超标车辆并督促及时维修。这些气候特征不利于空气扩散,容易形成污染积聚,极易形成重污染天气。通知强调,为加强今冬明春大气污染治理工作,确保完成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目标,各地要严格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措施,着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:(一)加强督查督办。对于改善幅度低于年度目标的城市和地区,要加大督查督办力度,采取约谈、社会公开等方式,督促采取针对性更强的措施,提高治理效果,切实降低大气污染物平均浓度,提高优良天数比例。
2016年9月下旬以来,受不利气象条件影响,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已经出现多次重污染天气过程,发生时间早、频次高、范围大,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不利影响,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。严格执行施工工地和道路扬尘控制措施,做好工业渣场扬尘监管,防止风蚀起尘。
对于煤电行业,未达到超低排放水平的煤电机组,原则上于2016年11月15日至2017年3月15日错峰停产。加大涉气企业排查力度,强化对火电、钢铁等重点排污企业的监管,督促企业达标排放。
倡导减少烟花爆竹燃放,节日期间用好临时性限制燃放措施,减轻燃放造成的污染影响。按照火电、钢铁、水泥、平板玻璃等重点行业限期治理方案要求,加快重点行业环保提标改造步伐。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要加快散煤清洁能源替代工作进度,对没有完成散煤清洁能源替代的地区,要落实优质燃煤替代工作。加大燃煤设施监管力度,确保环保设施高效运行。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启动时,对本行政区域内城市应急预案启动、预警发布及各项响应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督查记者对比发现,在PPP项目支持下,很多环保类上市公司业绩明显改善。
水务板块行业发展较为平稳。有分析认为,大范围寒潮来袭,有望驱散月初以来的雾霾天气。
此次污染范围覆盖北京、天津、河北、山西、辽宁、吉林、黑龙江等7省市。5日傍晚东北部分城市遭遇严重的雾霾天气,部分城市能见度不足100米。
中央气象台数据显示,一股强冷空气目前正在影响我国,受其影响,未来几天,我国大部地区气温将被打压,气温零度线将扩展至黄淮一带,南方地区今明两天的降温尤为明显,降温幅度普遍在8℃~10℃。华北地区多个城市PM2.5浓度达到峰值,其中保定市为区域内污染最重城市,达到严重污染。
不过,根据以往经验,今年年底到明年一季度,有可能是雾霾等天气频发的时期。值得注意的是,11月份以来,北方入冬后,中央气象台不断发布雾霾预警。相当于每月平均新增5400多亿元的项目入库。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表示,要高度重视污染天气应对,及时采取应对措施,最大限度减轻空气重污染的影响。
而在10月初,财政部提出,有现金流、能运营、市场化程度高的行业,要推行两个强制PPP试点。其中,今年前三季度,环保行业整体实现营业收入516.62亿元,同比增长22.35%;实现归母净利润合计81.03亿元,同比增长16.30%。
因此,该机构预计,今后一段时期PPP项目落地总额会持续高增长,并进一步刺激相关上市公司业绩持续改善。政策加码环保PPP入库额超万亿近日,财政部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发布了季报。
有分析认为,每年的北方冬季都是雾霾等天气频繁出没的季节。值得注意的是,其中环保相关领域的项目投资三季度末入库金额达1.18万亿元,较二季度末增长20%,第三季度新增环保PPP项目投资额约2000亿元。
具体来看,环保类项目主要有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、污水处理、供水、海绵城市、垃圾处理等五大子行业。11月3日到4日连续发布霾橙色预警。今年2至9月,新增环保项目投资额4200亿元,折合月均增加额530亿元。申万宏源分析师刘晓宁表示,自今年二季度以来,PPP项目落地呈现加速态势。
三季度落地进一步释放,直接在业绩上得到体现。5日再度发布霾黄色预警。
因此,有分析认为,未来以环保为代表的公用事业项目采用PPP模式,将会成为行业主流。今年2至9月,新增项目投资额4.35万亿元,新增项目数3474个。
11月以来雾霾天气频发月初的雾霾天气也引起环保部门的重视。季报显示,截至9月末,财政部入库PPP项目达12.46万亿元,共计1.05万个。